截至12月29日,第三呼吸综合病房共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病人70人,中西医结合内科A、B区联动,协调本科室医护和甲状腺外科护理人员共同管理患者。
自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以来,我院学生累计获得13金4银1铜。该项目基于我国农村癌症负担较高、早期精准诊断困难和规范化治疗普及率不足等难点和痛点,汇聚了来自呼吸病学、消化病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预防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人才,探索出医疗与科技互为支撑的三早癌症全周期智慧管理模式,实现常见高发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推动癌症防治关口前移,促进肿瘤诊疗同质化,赋能健康中国2030。
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围绕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的办赛目标,旨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线上线下相融合,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创业盛会,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经过激烈比拼,我院2022级外科学(骨科)博士生万旭峰负责的《节骺新生——开辟恒久关节假体高效定制新纪元》项目,临床医学八年制创新班麻醉学博士赵艺负责的《新型超短效麻醉镇静药物的设计与开发》项目,临床医学八年制(呼吸病学方向)李经纬负责的《癌早知——三早肿瘤防治新模式 赋能乡村医疗振兴路》项目获得金奖。该项目致力于解决关节假体高质量发展难题,通过深度学习个性化建模技术,区分患者间关节差异,让假体匹配每一个患者2022年11月12日上午,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与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奥体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我院副院长陈蕾教授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殊荣。其中,医学领域共评选10名获奖人选。
【获奖人简介】 陈蕾,女,汉族,1981年12月生,中共党员。长期从事癫痫和高原病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带领多学科研究团队,研制无创抗癫痫药物浓度快检仪,创建癫痫女性罹患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早防、早诊、早治方案,提出后代出生缺陷标准化干预方案,建立从心治疗癫痫的新技术,综上搭建了贯穿癫痫女性生育全程的精准诊疗关键技术体系。他表示,金堂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深化与华西医院的合作,积极建设和维护与华西医院的良好关系,全力支持华西金堂医院的发展,从而推动金堂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近日,我院领办型医联体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干部大会举行我院放射科李真林教授、黄娟教授及孙家瑜教授分别作专题讲座,杨岚清技师和彭婉琳技师参加了青年技师论文交流。李真林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会上,我院放射科李真林教授当选四川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孙家瑜教授当选候任主任委员、唐鹤菡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11月25—26日,四川省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暨第八次医学技术青年委员会学术会议在南充召开。本次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围绕化影为形,诊技同舟主题,邀请省内外著名医学影像技术专家作主题演讲。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2021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李真林教授主要从事影像检查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以及影像检查的规范化与个性化李真林教授主要从事影像检查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以及影像检查的规范化与个性化。会上,我院放射科李真林教授当选四川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孙家瑜教授当选候任主任委员、唐鹤菡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我院放射科李真林教授、黄娟教授及孙家瑜教授分别作专题讲座,杨岚清技师和彭婉琳技师参加了青年技师论文交流。李真林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本次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围绕化影为形,诊技同舟主题,邀请省内外著名医学影像技术专家作主题演讲。11月25—26日,四川省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暨第八次医学技术青年委员会学术会议在南充召开。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2021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依托信息化平台开展肺癌患者CINV延续化管理,实现肺癌患者CINV全程管理,改善肺癌患者CINV现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此次获奖,适逢我院建院130周年,是对我院品管圈工作耕耘十年的总结。通过构建四全(全家、全队、全程、全面)沟通方案,满足患者及家属情感联络、医护患治疗性沟通需求,全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11月25-27日,由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多维工具)大赛在上海举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30个品管项目报名参赛。小儿ICU彩星圈以基于可视化的婴幼儿PICC‘全链式管理方案构建为主题,以患儿为中心,借助腔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电磁导航等临床新技术,通过RCT、德尔菲专家咨询及证据整合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PICC置管安全启动、规范执行、有效推进的前中后全链条护理临床路径,提升了婴幼儿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尖端定位准确率,有效降低并发症,深化了护理高质量PICC服务内涵,提升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今后,我院将继续以品管圈为抓手,持续深化医疗服务内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胆道外科守护圈以降低腹部大手术患者家属陪护率为主题,通过多部门联动保障,满足住院患者在院期间的生活照护以及检查、饮食、术后康复和物资供应等多方面需求。我院已连续十年参加并获得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此次报名参赛工作由我院护理部具体组织实施。
胸部肿瘤病房生物治疗科同心圈以降低肺癌患者中重度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发生率为主题,构建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个体化风险预测模型,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实施基于CINV风险分级的精准管理策略。通过基于华西心晴指数的三阶梯关怀方案构建与实施,帮助住院患者降低焦虑,解除住院忧虑。
我院报名的三个项目均获大赛一等奖,其中小儿ICU彩星圈获课题研究型专场一等奖,胆道外科守护圈获得三级医院综合专场一等奖、胸部肿瘤病房生物治疗科同心圈获得三级医院护理专场一等奖今后,我院将继续以品管圈为抓手,持续深化医疗服务内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我院已连续十年参加并获得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此次报名参赛工作由我院护理部具体组织实施。
小儿ICU彩星圈以基于可视化的婴幼儿PICC‘全链式管理方案构建为主题,以患儿为中心,借助腔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电磁导航等临床新技术,通过RCT、德尔菲专家咨询及证据整合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PICC置管安全启动、规范执行、有效推进的前中后全链条护理临床路径,提升了婴幼儿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尖端定位准确率,有效降低并发症,深化了护理高质量PICC服务内涵,提升护理专业技术水平。胸部肿瘤病房生物治疗科同心圈以降低肺癌患者中重度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发生率为主题,构建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个体化风险预测模型,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实施基于CINV风险分级的精准管理策略。此次获奖,适逢我院建院130周年,是对我院品管圈工作耕耘十年的总结。通过基于华西心晴指数的三阶梯关怀方案构建与实施,帮助住院患者降低焦虑,解除住院忧虑。
胆道外科守护圈以降低腹部大手术患者家属陪护率为主题,通过多部门联动保障,满足住院患者在院期间的生活照护以及检查、饮食、术后康复和物资供应等多方面需求。11月25-27日,由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多维工具)大赛在上海举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30个品管项目报名参赛。
依托信息化平台开展肺癌患者CINV延续化管理,实现肺癌患者CINV全程管理,改善肺癌患者CINV现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构建四全(全家、全队、全程、全面)沟通方案,满足患者及家属情感联络、医护患治疗性沟通需求,全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我院报名的三个项目均获大赛一等奖,其中小儿ICU彩星圈获课题研究型专场一等奖,胆道外科守护圈获得三级医院综合专场一等奖、胸部肿瘤病房生物治疗科同心圈获得三级医院护理专场一等奖11月23日下午,我院院内精准流行病学调查培训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在厚德楼多功能厅召开,吴泓副院长、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全院临床医技科室感控兼职人员、感控督导员以及部分省级流调溯源后备队员共计210余人参加。
吴泓副院长对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予以肯定,同时指出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对院内防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科学快速精准的院内流调是切断疫情传播、保障医院平稳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加强流调人才队伍建设。会议从流调队伍建立机制、人员构成、流调技能、组内分工、应急处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近期我院对来院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管理要求,针对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方面的薄弱点进行了强化培训,对存在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此次会议对加强院内流调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院内疫情科学快速精准防控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我院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的重要举措会议从流调队伍建立机制、人员构成、流调技能、组内分工、应急处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近期我院对来院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管理要求,针对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方面的薄弱点进行了强化培训,对存在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
吴泓副院长对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予以肯定,同时指出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对院内防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科学快速精准的院内流调是切断疫情传播、保障医院平稳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加强流调人才队伍建设。此次会议对加强院内流调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院内疫情科学快速精准防控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我院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的重要举措。
11月23日下午,我院院内精准流行病学调查培训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在厚德楼多功能厅召开,吴泓副院长、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全院临床医技科室感控兼职人员、感控督导员以及部分省级流调溯源后备队员共计210余人参加我院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队员携带灭火器材和装备赶赴现场,按预案开展灭火、疏散和现场警戒工作。
经医院相关部(处)、科(室)与消防救援队共同努力,火势得到控制。医疗急救组和后勤保障组接应急办通知后,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急救和水、电、气等全院保障工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